網路行銷顧問師心得---SEO搜尋引擎最佳化的運用




擔任「網路行銷顧問師」後,進行Blog行銷,會採用Blog行銷是希望該網路行銷可以更長遠的持續下去,但是就如我們所知道的,當不再進行「關鍵字行銷」等廣告活動後,之後會被引到該網站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搜尋引擎最佳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SEO),如何讓搜尋引擎容易找到你的網站呢?這將是能否做持續行銷的重要課題!





最簡單的來說,其中一個方式就是請商家在產品命名時一定要加入關鍵字,比如說你是賣有機米,但你在為該產品取名時自己叫它做”好吃米”,這樣就損失掉了不少打入”有機米”的顧客群,所以我建議可以取名為”好吃有機米”或是”有機米-好吃米”、”好吃米(有機米)”等方式,這樣都可以增加被找到的機會。





另外,眼尖的人一定也發現我所做的blog文章當中有重覆出現一些必要的訊息,為什麼要這樣呢?就是遵循上述的SEO原因,不論在文章的篇名或是內文,放入必要的關鍵字會有相當的幫助!希望對這次受輔導的商家會有幫助!






筆者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98年縮減產業數位落差計劃-網路行銷顧問師」


受輔導群聚:福爾摩沙-YA花蓮


蔡松霖

網路行銷顧問師心得---什麼是持續性的行銷效果?


擔任「網路行銷顧問師」時,雖然很開心,但是我一直在擔心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才是持續性的行銷效果? 」如果當我們不再打廣告了,或是說行銷預算告一段落,那麼行銷活動就會因此停擺嗎?



我實地訪談了這十家廠商,我發現其實這些廠商的被後都有一些有趣又很有啟示作用的故事可以用來和網路上的瀏覽者分享。我放棄使用傳統的逐字稿,因為這不是觀眾想要看的,我分為兩部份,一個是探尋他們之所以會成功的關鍵性成功因素;另一方面則是用我的觀察,從言談之間去發現他們的一些特質或是歸納一些因素給大家做參考。



唯有用有趣的、生動的、豐富的內容,才能更吸引住瀏覽者的目光,進而產生興趣,而進一步被導入群劇網站做更進一步的認識!



筆者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98年縮減產業數位落差計劃-網路行銷顧問師」

受輔導群聚:福爾摩沙-YA花蓮

蔡松霖

網路行銷顧問師心得---真正解決商家的問題!


剛接獲這個「網路行銷顧問師」獲選通知時,真的很開心。回想之前去台北的軟協進行「第二關口試」時,曾有口試委員對我說,「從你的個案分析,我們知道您的相關專業沒有問題,若是你當選了這次網路行銷顧問師的徵選,希望你之後要真的幫助到這些群聚商家!」。




沒有錯,這才是擔任「網路行銷顧問師」真正值得開心的事,也許在進行該專案的過程當中,要先花費很多次又很長的時間去跑這十家受輔導的商家,的確很吃力。但是,每當我一次又一次的解釋並獲得商家的信任後,心中真的覺得這些商家為了經營這個事業很辛苦!一次又一次的探尋政府的協助,期盼能得到更多的協助,這一次的商家有很多都是已經建立了所謂的電子商務,而我則採用了Blog行銷,希望能給予更多也更能打中重點的協助!






筆者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98年縮減產業數位落差計劃-網路行銷顧問師」


受輔導群聚:福爾摩沙-YA花蓮


松霖

徵文獲選作品: First Day in Hualien

考試成績總算放榜了!拿著錄取通知單,我知道我將踏上一條田園之旅,我連上臺鐵網站,看了一看,陌生的火車訂票系統的超連結就像一條起跑線,我的花蓮生活就此展開,殊不知原來還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也將發生…


拿著火車票,聽著廣播︰「往花蓮的旅客請在…。」我匆匆忙忙的上了傳說中的〝太魯閣號〞!簡直就是高鐵的列車,我心裡這樣想。再看看手上的到達時間掐指算了一下,才兩個小時出頭!天阿,原來花蓮離台北這麼近,難怪爸媽三不五時就往花蓮跑,他們說:「花蓮真的很漂亮,你賺到了!」,我直覺反應是你們也太誇張了吧,是有多漂亮阿?說真的火車的旅途實在是很無聊,我一覺從台北站睡到宜蘭站,睡眼惺忪之際才發現我已經離開都市了,火車依舊保持高速,外面的景色卻沒有跟著越來越模糊,反而更清楚了;原來是到了花蓮的山腳邊,不會有什麼人工精緻的雕刻品,全部都是天然蓊鬱的翡翠,陽光從雲透出光線真的如同國文課本裡所描述的,真的是撒上去,還有些雲霧飄得低低的,如果沒發現雲會動還真會以為是幅水墨畫,這種事情只可以意會不可言傳,至於真假呢?等你來了你就知道了!


到了車站一出去就是個超級無敵大圓環,花蓮除了山大連圓環都很大…,打了通電話,接著與我所訂的民宿老闆,民宿老闆很好心,專程來車站接我(民宿的事情後續還有更精彩的),我們上車後就開始閒話家常,一點都不用擔心塞車,花蓮根本沒有所謂的車潮(因為那時候是平日…,現在才知道假日塞爆了…),突然間民宿老闆叫我憋氣,又把窗戶關上,我問他說怎麼了阿?吹風就好了不用開冷氣,老闆無奈的說,花蓮唯一的缺點就是紙漿廠的臭味,遠遠的就聞到刺鼻的味道…我們用最快的速度穿越了那段死亡之路,開著開著接近傍晚時分,老闆指著山上的一群亮光,告訴我那就是遠來飯店,我小小的冒險之苗在此萌發了,未來勢必要去一趟了!


民宿原來是一對中年夫妻經營的,本來是台北人,跑回來過著愜意的生活,女兒們都在北部唸書工作,一到民宿他就把房間鑰匙給我,提醒我先去洗澡然後竟然要一起烤肉!還和他們的外國朋友,真是太突然了,花蓮人也太熱情了吧!(順道一提,有一次我騎車在吉安鄉時,向一個嚼檳榔、穿藍白拖和吊嘎的中年男子問路結果他人好到帶我到我要去的目的地才離開,真的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經過了一場炭火的洗禮,我帶著飽滿的肚皮和疲憊的身軀返回屬於我的房間,身心完全的放鬆了,因為這裡沒有塵囂取而但之的是蟲鳴,我倚在窗戶邊看著其他家的民宿及我未來的學校,覺得我真的是來對地方了,這裡的生活不像我想像中的無趣,難怪爸媽當初會講那番話,可以的話我還想要住這裡,也可以嘗試看看不同風格的民宿,這裡的民宿建造的都好精緻而且很溫馨,如果可以的話我還真想來個民宿調查之旅,如果有找到贊助商的話><。邊想邊滾回床上的我,感受著自己身處的幽靜,什麼都不想想,什麼都不管著發著呆,不知不覺的沉睡…第一天的花蓮,第一次的際遇,卻是一輩字的回憶…
Write By Mirror

Logo的設計精神

這個看似一個人拿著兩顆心的 logo,其精神是花蓮群聚廠商對於推廣花蓮特色的兩顆心,一顆是對於推廣花蓮認真的心,另一顆是推廣花蓮的愉悅的心(用真誠、歡喜愉悅的心)。而整個圖騰遠看就是一個「花」字,也就是花蓮群聚廠商用真誠的心!愉悅的心來推廣花蓮!

「花蓮旅遊群聚商家」專題採訪~「溯溪、潛水在花蓮~~~和平潛水」

受訪人:張冠正(老闆/教練)
商家資訊: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41號
TEL : 03-8344831
受訪日期:20090903

(本採訪不以逐字稿方式表達,而是先讓小編扮演成一個遊客的角色,透過一個如同顧客的方式去發問及瞭解,小編將盡可能的去描述企業主每一個回憶的片段…從小編所看到的部份來跟大家分享…本文是「98年縮減產業數位落差計畫所進行的網路行銷計劃的一部份」,藉著「Blog 行銷」的方式,以消費者的角度去深入觀察這十家花蓮的群聚廠商的經營信念,以面對面對話的方式體驗這最初的感動!)


說到花蓮的潛水或溯溪,一定有很多人都參與過「和平潛水」的活動,連小編認識的一些人聽到小編要去採訪都跟小編分享了當初所體驗的感覺,小編在聽了大家所說的之後,也想要親自所見!因此,小編就開始了探索之旅……



小編和熱情於教學的張教練採訪當天合影

 這次小編要拜訪的是人稱張教練的張冠正先生,張教練他也在國立東華大學及慈濟大學擔任過相關課程,這就是樂於分享的張教練。小編問張教練是怎樣的契機建立起「和平潛水」呢?張教練給小編沖了一杯茶後,自己也喝了拿起了杯子,一邊喝著茶一邊和小編說著……



和平潛水招牌(注意到了嗎? 上方是張教練父親的"蜂品屋")


 張教練說……是這樣的! 和平潛水源自1988年的一些愛好潛水同好的club,之後於1989年創立!而溯溪則是在1994年開始計畫。張教練想要讓花蓮的特色戶外活動不只是停留在泛舟的印象,他想要找出花蓮的另一項戶外特色活動,結合了自己多年的興趣,那就是推廣潛水與溯溪吧…因為花蓮有很多天然的資源是很值得推廣的,比如在花蓮從事潛水,花蓮當地的風景以及較不受污染的水質都是吸引同好的最佳關鍵。



門口陳列著許多潛水裝備




但是要推廣這樣的戶外活動,安全是相當重要的,關於這一點,張教練很自豪的說,他們擁有最棒的教練團隊(關於這一點…事後小編有官網去看! 果然所介紹的教練當中有八位左右的專業教練…都擁有救生員或相關經歷!),另外也在自己的官網中有列出「安全守則」,據張教練所說,這都是他最注意的!要玩的開心,更要玩的安全!

對於「和平潛水」的特色小編在這就不再多贅述…請自行參考本計劃之群聚入口網站( http://www.formosa-ya.tw/  )就讓小編旁敲側擊替大家問一些一般官方網站或是一般Blog單純玩過後的心得分享不同之地方,那就是…究竟「和平潛水」是怎麼成功的大秘密!


有趣的是,張教練也很重視和學員的互動,不定期都會更新最新的活動公告,也會把大家有去玩的照片放在上面,讓大家玩回來之後,還可以透過網路做互動的聯繫,很多原本不認識的團員,因為共同參與過了某次活動之後,日後再透過網路上的訊息互動,很多現在都成了好朋友呢。小編心想這就是和平潛水成功的關鍵因素吧!那就是…專業、安全、互動!特別是瞭解現在運用網路資訊科技這一點來作互動,的確對現在年輕人的習慣做了一番的觀察,這一點的確走在很多同業的前面唷。


小編碎碎唸: 小編特別觀察張教練跟一般的同業有些什麼不同之處,因為同在大專院校奉獻所學的經驗,聽張教練的解說技巧上特別有條理,當天也對於一些課堂上教學的心情與心得做了交換,就好像認識很久一般的朋友在敘舊!


特別要告訴大家當天發生的小故事,因為張教練每天事務非常繁忙,當天的採訪就因為張教練要處理很多事都被打斷了很多次。還記得當天有兩個顧客進來詢問…好像是要買什麼有關設備充氣之類的東西…但是因為要調貨並不單價也不便宜…小編看到張教練一直請對方把東西拿來他這充就好了! 不用浪費錢自己買一個! 小編心想這就是張教練親切的地方吧!一直聽張教練對於顧客的說明…其實小編當天也學到很多關於潛水的專業…上了很寶貴的一課唷!

「花蓮旅遊群聚商家」專題採訪~「蜂品研究的專家~~~環球蜂品屋」

受訪人:張仁德(老闆)
商家資訊: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41號
TEL : 03-8344831
受訪日期:20090903

(本採訪不以逐字稿方式表達,而是先讓小編扮演成一個遊客的角色,透過一個如同顧客的方式去發問及瞭解,小編將盡可能的去描述企業主每一個回憶的片段…從小編所看到的部份來跟大家分享…本文是「98年縮減產業數位落差計畫所進行的網路行銷計劃的一部份」,藉著「Blog 行銷」的方式,以消費者的角度去深入觀察這十家花蓮的群聚廠商的經營信念,以面對面對話的方式體驗這最初的感動!)


小編採訪張老闆一景

小編接到這個case覺得很特別,因為和另一個case好像很眼熟,沒錯!蜂品屋的老闆張仁德先生就是「和平潛水」的父親,父親張仁德先生專注於蜂品的養殖與推廣,兒子則是花蓮遠近馳名的「和平潛水」張冠正或稱張教練(詳情請看「和平潛水」採訪),父子倆都參與這個計劃,但是所經營的行業卻又大不相同,請大家隨同小編快一點來一探究竟。


櫃子上的都是張老闆的珍藏

 張仁德老版(以下稱張老闆)多年前因病所苦,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當中,有一個日本朋友從日本帶來一瓶蜂子粉,因此開始了張老闆對於蜂品的研究,現在的張老闆往返於蜂場與花蓮之間,幾乎把全部的心力都放在蜂品的研究上。小編從張老闆的櫃子看到他收藏的各式各樣關於蜂品的書,以及他所珍藏的東西(如照片中所示),有此可見他對於研究蜂品的執著。小編從採訪當中看到張老闆忙進忙出熱心的拿出各種相關的資料,可見這些都是他的珍藏啊,另外從談話當中也可以見到張老闆的精神與氣力都不會輸給年輕人呢。對於蜂品,張老闆有著一股難以形容的熱愛,張老闆認為,唯有自己也真正喜愛的西,也才能夠真誠的推薦給予別人!

 對於「環球蜂品屋」的特色小編在這就不再多贅述…請自行參考本計劃之群聚入口網站( http://www.formosa-ya.tw/  )就讓小編旁敲側擊替大家問一些一般官方網站或是一般Blog單純試過後的心得分享不同之地方,那就是…究竟「環球蜂品屋」是怎麼成功的大秘密!

 關於這個秘密!不論小編把話題繞了一圈,再突然回過頭來旁敲側擊,小編發現這就是張老闆的最核心秘密!關於如何養殖的專業技術,就是他研究多年的畢生心血,張老闆曾經說,有人曾經去跟蹤過他,想跟蹤他去偷學他如何做到的?!但是最後還是被他發現了!這個秘密可見得對他來說有多重要呢。


老闆所收集的相關書籍

 關於技術,其實小編也有聽沒有懂,但是看得出張老闆他有多用心在此事業上,小編心想這就是廣大中小主可愛的地方吧! 把畢生的心血放在一件他所喜歡的事上,也算是一件幸福的事呢!總之,張老闆是個很有精神的長者,也很樂意跟您分想他的故事,從他的解說當中,彷彿能見當他所說的現場情況般。


張老闆自信的拿著他的心血產品
 小編碎碎唸: 這一次是小編第二次來到張老闆這…因為第一次是為了採訪他的兒子(和平潛水的張教練),很糗的是,小編當天似乎忘了這兩家間的關聯,當完成了和平潛水的採訪之後,回到家看了資料才發現忘了順便一起來訪問一下蜂品屋。因此,小編我還是分兩次來採訪。蜂品的介紹小編在這就不再多做介紹,有興趣的人請到上列的官網自行參閱唷!但是想多瞭解一下蜂品屋的人,除了來看小編的採訪之外,也許下回經過,您也能夠進去親自和他聊聊天唷~~



「花蓮旅遊群聚商家」專題採訪~「來花蓮一定要體驗的[摸蜆兼洗褲]~~~立川漁場」

受訪人:呂世明(行銷經理)
商家資訊:花蓮縣壽豐鄉共和村漁池路45號
TEL : 03-8651333
受訪日期:20090904

(本採訪不以逐字稿方式表達,而是先讓小編扮演成一個遊客的角色,透過一個如同顧客的方式去發問及瞭解,小編將盡可能的去描述企業主每一個回憶的片段…從小編所看到的部份來跟大家分享…本文是「98年縮減產業數位落差計畫所進行的網路行銷計劃的一部份」,藉著「Blog 行銷」的方式,以消費者的角度去深入觀察這十家花蓮的群聚廠商的經營信念,以面對面對話的方式體驗這最初的感動!)

是「立川漁場」耶,小編一接到這個case,眼睛一掃馬上就看到這家早已經被大家所熟知的店家。原本小編在數年前早就來過,當初的餐廳現在已經移往旁邊,空出來的[摸蜆兼洗褲]場地更可以用來展示相關的說明。面對這個花蓮觀光客必到的地點,小編還是再次體驗一下它的魅力,小編故意比約定好的時間早一點到,因為是一大早,所以還沒有什麼觀光客來到,小編重溫了當年來這的情況,沒錯!您沒有看錯! 小編就是要拍這張照片,一張廁所的照片,您注意到了嗎?這廁所有裝冷氣耶!奇怪了!餐廳廁所有冷氣有什麼奇怪? 因為立川餐廳的廁所是在於戶外獨立的一間,而小編進入的男廁都有獨立的一台冷氣,由這些小地方可見立川的用心啊~~~


沒錯!您沒看錯!小編第一次拍攝廁所內的照片

 小編如同大多數的觀光客一樣,到了這一定要拍一下[摸蜆兼洗褲]的體驗池,因為天氣真的很好,小編取景也不算差,算是小編在立川拍過最專業的照片吧!待小編走了一小圈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小編隨即進去向店員表示來意,不久呂經理就出來了。


小編採訪呂經理一景


 一看到呂經理手上拿著的資料(其實來之前的電話當中,呂經理早就問過小編需要特別準備什麼嗎?)一看到文件袋就知道立川有多專業了!呂經理表示這些資料都可以提供給小編使用於報導上。因為官方可以拿到的資料早就很多,加上今天呂經理所提供的,好像已經沒什麼可以問的。


連接體驗區與餐廳間的小橋流水
 對於「立川漁場」的特色小編在這就不再多贅述…請自行參考本計劃之群聚入口網站( http://www.formosa-ya.tw/  )就讓小編旁敲側擊替大家問一些一般官方網站或是一般Blog單純玩過後的心得分享不同之地方,那就是…究竟「立川漁場」是怎麼成功的大秘密!



餐廳門口一景~小編不知吃了多少回啊?

 在呂經理親切的和小編閒話家常中,另一方面,也許是小編對於這早就來過許多次,透過這次面對面的訪談(應該說是聊天更貼切)中,小編就自身的經驗更了解到立川成功的可能性之一。


當天的天氣真的很好! 也是小編拍過最棒的立川唷!


 聰明的您,沒錯!就如同立川許多文宣及報導所強調的[摸蜆兼洗褲]這句話早已經道破了。過往養殖業總是給人覺得臭又髒,但是立川他把這樣的傳統產業結合了「觀光」,讓遠到花蓮來的遊客能夠重溫兒時在溪邊[摸蜆兼洗褲]的樂趣,光是這一項就是一大賣點,來到花蓮玩總是想要體驗點什麼特別的經驗,除了泛舟,[摸蜆兼洗褲]是最適合全家老小一起的互外活動,並且在活動之後還能在餐廳飽餐一頓。


立川的地理位置又剛好在東華再南下一點…結合了兆豐等地方…成為了花蓮帶狀的觀光景點,不論您從南往北或是由花蓮市區往南來完,來到了這,剛好都是用餐時間。可見當初建設立川者的用心啊~~


小編碎碎唸: 小編比較意外的是,這個生意好到不得了的立川餐廳,大多的收入竟然都捐出去行善!!!這倒是讓小編好生敬佩啊!因為生意人對金錢最看得重了!能真的做到回饋社會真的不容易!官網上除了一般的介紹外,更另外有兩個獨立的站,一個是專屬的電子商務網,另一個則是官方成立的Blog,由此可知立川的進步與遠見。

「花蓮旅遊群聚商家」專題採訪~「堅持夢想「花蓮賞鯨」推廣的教育家~~~多羅滿海上娛樂」

受訪人:林振利(總經理)
商家資訊:花蓮市民權路37號(亞士都飯店旁)
TEL : 03-8333821
受訪日期:20090907

(本採訪不以逐字稿方式表達,而是先讓小編扮演成一個遊客的角色,透過一個如同顧客的方式去發問及瞭解,小編將盡可能的去描述企業主每一個回憶的片段…從小編所看到的部份來跟大家分享…本文是「98年縮減產業數位落差計畫所進行的網路行銷計劃的一部份」,藉著「Blog 行銷」的方式,以消費者的角度去深入觀察這十家花蓮的群聚廠商的經營信念,以面對面對話的方式體驗這最初的感動!)

小編一聽到「花蓮賞鯨」馬上就聯想起「多羅滿賞鯨」,沒有錯!在花蓮賞鯨界來說,多羅滿的確已經是大家想要去從事賞鯨的代名詞之一。小編依約到了這個位於海邊的多羅滿賞鯨公司,因為是約一大早,小編好像來的太早似的,店內只有一個人在,在通報了林總經理了之後,小編利用空檔逛了一下店內,這是一家店面寬廣的格局,對外都是透明的玻璃,走進來大抵是用藍色為基調,放滿了與賞鯨有關的事物,光是翻閱文宣就花了小編好一會的功夫,這也讓從未出海看過賞鯨的小編第一次有了想要去賞鯨的念頭。


林總經理帶小編到賞鯨教室一景


 林總經理出現後,先是很小編交換過名片就連忙說不好意思…等他一下下,接著就看到他在十分鐘內風雲雷電地交待事情、打電話、接電話……好不忙碌啊!(這不像是要突顯他很忙碌…而是真的盡快把極切要做的事交待好後,專心來接受小編的採訪)小編因為時間也有限制(必須安排在一個半小時內完成…因為還有別的事必須要做)不客套的就直接進入主題,和林總經理聊了起來。


海洋教育深耕國小


首先還是對於「多羅滿」的設立充滿好奇,總的來說,一開始是同好對於花蓮豐富海洋資源最適合做活體的記錄,在計劃的初端也獲得了自由時報及洄瀾電視等支助。不過,很可惜的是隔年就沒有了!之後找了同好自行找漁民合作,不過因為與之有觀念上的落差,便想要獨立成立公司好好發展想要做的事。經營的理念很簡單也很務實,就是「一方面想讓大家透過賞鯨活動,強化生態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唯有透過經營賞鯨收入才能長遠的支持這個夢想」。這段對話是那麼的真實,不說空話,也道盡了如何維繫這個夢想持續的方式。


賞鯨教室一景

對於「多羅滿海上娛樂」的特色小編在這就不再多贅述…請自行參考本計劃之群聚入口網站( http://www.formosa-ya.tw/  )就讓小編旁敲側擊替大家問一些一般官方網站或是一般Blog單純玩過後的心得分享不同之地方,那就是…究竟「多羅滿海上娛樂」是怎麼成功的大秘密!

 「堅持夢想『花蓮賞鯨』推廣的教育家」,這是小編要給多羅滿下的標題,小編因為沒去賞鯨過,仔細的詢問著賞鯨的整個流程,小編發現,在他們的理念當中,是要去教育學員學會如何在最不打攪自然生態的情況之下,去從事賞鯨活動!因此,有一個流程是每次賞鯨團必須一定要做的事,那就是堅持出團前必須要對每一位學員進行所謂的15分鐘說明,讓團員在出團前瞭解到如何與這片藍海共處,如何避免驚擾到鯨群。

小編採訪一景~~林總經理開心的談著



立體的賞鯨解說器材一景
 而這一些參與過的學員,如同種子教師般,當他再次邀請好友一起來進行賞鯨活動時,主動協助我們去替新加入的成員做說明與必要性的解釋,這遠比我們說上十遍都還有用呢。而這股力量也將一直發酵下去,這比花上大把鈔票買廣告宣導都還有用吧~~因此小編稱多羅滿是「堅持夢想『花蓮賞鯨』推廣的教育家」一點也不回過。


小編碎碎唸: 整個訪問的過程,小編抓到一點好奇的地方就持續追問下去,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要跟大家分享,曾經有一個高雄市的國小老師(林老師)的畢業班要來花蓮賞鯨,當時林總經理很好奇的第一句話問林老師:「我很好奇想知道,國小老師怎麼有這樣的膽識推行國小賞鯨計劃?」(因為國小通常特別注意學同的安全,多半排出這樣的互外活動,況且還是要出海的賞鯨計畫),那位林老師回答說:「高雄是一個號稱海洋的都市,他們對國小進行過問卷調查,大多數的小朋友對於海洋竟然多是負面的,因此,他收集了相關資訊計劃來讓小朋友出海親自體驗一下」,這個答案是多讓人感動啊~~~這也就是小編快要離開前,林總經理對小編說的「賞鯨是一生要有的一次體驗!」。

「花蓮旅遊群聚商家」專題採訪~「推廣花蓮旅遊特色「獨木舟的勇士」~~~東北遊艇(東北碼頭)」

受訪人:顏建翔(老板/第三代企業家)
商家資訊: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一段70號(花蓮鯉魚潭)
TEL : 03-8641070
受訪日期:20090904

(本採訪不以逐字稿方式表達,而是先讓小編扮演成一個遊客的角色,透過一個如同顧客的方式去發問及瞭解,小編將盡可能的去描述企業主每一個回憶的片段…從小編所看到的部份來跟大家分享…本文是「98年縮減產業數位落差計畫所進行的網路行銷計劃的一部份」,藉著「Blog 行銷」的方式,以消費者的角度去深入觀察這十家花蓮的群聚廠商的經營信念,以面對面對話的方式體驗這最初的感動!)


照著聯絡電話打去…一個阿媽接的聲音…也許是小編說的不清楚…一時間雞同鴨講的老半天,什麼 ? 採訪什麼? 誰 ? 這樣的對話持續了好一陣子,好不容易電話那頭的阿媽說:「你等一下,我叫我的孫子來聽。」,不久一個年輕人的聲音很有禮貌的和小編對話……


接電話的原來就是「東北遊艇」的老板,顏建翔先生,也是該企業第三代企業家。小編按著約定好的時間,開車就去花蓮的風景區「鯉魚潭」前進。其實小編大概也知道在鯉魚潭要搭遊艇在哪一帶…但是該商家應該有十多家吧! 到底是那一家呢? 順著地址…小編很快的就找到了! (因為該碼頭就在地址的正對面)



東北遊艇的碼頭一景(當天的天氣很好! 拍起來特別好看唷!)

 哇~~好年輕唷! 看著顏老板一身輕裝,就坐在碼頭邊,小編如果沒有先聯絡,看到顏老闆他,一定想說不知道是台北還是哪來的遊客呢!交換了名片後,我們就很隨性的直接坐在岸邊進行所謂的採訪。小編說…很少有這樣的年輕人願意首著花蓮家傳的事業呢…顏老闆表示,他本身也就喜歡大自然,能在這風光水秀中工作,他覺得很快樂!


小編和顏老闆合影(天啊~~小編好像肚子相較起來太大了!)

 小編和顏老闆從以前的花蓮聊到顏老闆的求學史……好像真的認識很久的樣子,小編一邊聊一邊偷偷的用眼角餘光環顧著眼前的這一片湖畔,真的不一樣了,小編有好久好久沒來鯉魚潭了。從剛開始的人煙稀少,到過度觀光客後…招牌林立的雜亂,到現在有一致性的規劃,真的差很多。以往我們觀光客最怕商家漫天喊價的情況也不見了(看到東北碼頭把收費標準詳細列在看板上…這一點讓觀光客會放心許多)。



讓人放心的透明收費標準
對於「東北遊艇」的特色小編在這就不再多贅述…請自行參考本計劃之群聚入口網站( http://www.formosa-ya.tw/  )就讓小編旁敲側擊替大家問一些一般官方網站或是一般Blog單純玩過後的心得分享不同之地方,那就是…究竟「東北遊艇」是怎麼成功的大秘密!



大家一定要挑選有合格救生設備的店家唷!
 小編也問及顏老闆,在這麼多同業當中,你們的特色是什麼? 顏老闆很快的帶領小編走向他的碼頭,顏老闆伸手把帆布拉開,沒錯! 這個就是「獨木舟」,顏老闆發現到現有的腳踏船及划船已經是到處都是,但是…要怎麼想出自己的特色呢? 喜歡水上運動的顏老板當下就決定引進法國制的獨木舟(顏老闆說…因為法制的浮力較大)……就是要給旅客在花蓮玩一點不一樣的東西!!!如果找不出自己的特色在哪? 很快就會被同業追上,同業間若是沒有自己的特色,很快的…大家也只能淪為價格站…跟著為了降低價格…也會因為失去了服務品質與安全性…


顏老闆和他引以為傲的獨木舟

小編碎碎唸: 小編好奇的是…大家搭乘過「東北獨木舟」過後的反應? 會不會很難學? 會不會只有年輕人才能玩? 顏老闆表示,的確有一些原本不敢玩的親子,也許是父子…他們在一起玩過獨木舟以後,顏老闆偷偷發現他們的感情似乎比剛來時好多了!更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團都是六、七十歲的阿媽,一群三四個人,也很勇敢的挑戰獨木舟成功!這些都是顏老闆當初想不到的意外收獲呢。



「花蓮旅遊群聚商家」專題採訪~「花蓮人文輕食的推廣~~~花蓮縣餅(菩提餅舖)」

受訪人:劉雅慈(店經理/第二代企業家)
商家資訊:花蓮市中華路1號 (與中山路交叉路口)
TEL : 03-8312-889
受訪日期:20090905

(本採訪不以逐字稿方式表達,而是先讓小編扮演成一個遊客的角色,透過一個如同顧客的方式去發問及瞭解,小編將盡可能的去描述企業主每一個回憶的片段…從小編所看到的部份來跟大家分享…本文是「98年縮減產業數位落差計畫所進行的網路行銷計劃的一部份」,藉著「Blog 行銷」的方式,以消費者的角度去深入觀察這十家花蓮的群聚廠商的經營信念,以面對面對話的方式體驗這最初的感動!)

小編還記得前兩次見到劉經理時,雖然年輕但是談吐穩重,對於經營的看法又很深入,關於這一點讓小編印象深刻。因為去訪問劉經理當天,小編竟然糊塗到忘了帶相機,只好用帶去的手機請店內的人幫我們拍攝,至於其他與花蓮縣餅相關的介紹圖片,經過劉經理允諾可以使用,部份產品的照片就直接從他們官網取材(www.hing.com.tw)。


用小編手機拍下的訪談一景(劉經理細說著花蓮縣餅的理念)


小編有做功課先上網查了 一下,花蓮縣餅的由來是因為本身為麵包師傅出身的老闆「劉師傅」離開南投老家,於民國 66 年隻身來到花蓮創業並且落地生根,但是為什麼要取名為花蓮縣餅呢?劉經理表示,想要做出深具花蓮代表性的特產,所以取名為花蓮縣餅,因為以花蓮縣餅為名研發了所謂的「縣餅菩提酥」、「紅玉火龍餅」及「漂流木餅」等等…



 花蓮縣餅~菩提酥餅(取自劉經理所授權之官網)


小編與劉經理聊著聊著,不久劉經理的母親也很親切的和小編聊了一下,從言談間,得知眼前這位完全不像老闆娘的人,原來是慈濟人,在把事業託付給第二代之後,老闆娘早已投入幫助別人的終身志業。談及老闆,也就是劉師傅,他那樸實憨厚的性格,對經營的產品的品質與專業的堅持,並要求以花蓮在地人特有的熱情款待每一位朋友,能夠充分感受到花蓮濃厚的熱情與淳樸人情味。




花蓮縣餅~紅玉火龍餅(取自劉經理所授權之官網)


對於「花蓮縣餅」的特色小編在這就不再多贅述…請自行參考本計劃之群聚入口網站( http://www.formosa-ya.tw/  )就讓小編旁敲側擊替大家問一些一般官方網站或是一般Blog單純吃過後的心得分享不同之地方,那就是…究竟「花蓮縣餅」是怎麼成功的大秘密!

小編覺得花蓮縣餅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加入了不少人文色彩,比如說,從訪談中,劉經理鮮少談及自家產品有多好多好,但是對於所辦過的活動卻很樂意去說明,像是他們才剛辦過的一系列「人文繪畫比賽」,從大專到國中小都有,她說:「獎金雖然才三萬多而已,但是能夠得到大家的花蓮人文的迴響才是最大的收穫」。


那麼……到底花蓮縣餅的願景是什麼呢?從他們新換裝的「麥式多麵包民國店」(花蓮市民國路139-1號)就可以看出一點端倪來……該民國店也是花蓮縣餅的相關企業,在花蓮更是大家都熟悉的店,但是最近換了新面目,在店外加了幾張桌椅…店的一端也加入了咖啡bar台,每回小編經過這總能聞得到咖啡及麵包香……三三倆倆的旅人一邊喝著咖啡一編開心著聊著天……

劉經理就回憶過一件有趣的小故事,多年前,曾經有過一個外地來的旅客,在他們店內買好了東西,因為還要去採買別的東西,就請店家先幫忙保管,晚點再回來拿,但是…竟然忘了回來拿東西就上車回家了!當劉經理發現後,也特別幫顧客把所買的東西專程拿去寄給顧客!還有一在竹科上班的顧客從他們剛開業就來買,現在只要有來花蓮玩一定還會來買,回到公司後還會幫忙介紹他們的產品,現在早已經成了多年的好友。

 

小編碎碎唸:小編也在訪談之餘,詢問之下發現他們把賣剩的麵包送給家扶、晨光育幼院等等…在過年過節也會專程送些糕餅過去!小編正式問他們未來願景是什麼?重點竟然不是全放在推廣美食之類的…而是這間開始轉型為人文輕食的小館開始,推展這種讓人舒服的、感性的咖啡人文。要附帶一提的是,劉經理他們也是很注重環保唷,只要自備杯子去裝咖啡…另有優惠呢!這一點在花蓮真的很少見,讓小編為之眼睛一亮唷。


「花蓮旅遊群聚商家」專題採訪~「藏書萬卷的家庭式客棧~~~立霧客棧」


受訪人:呂學文 董事長
商家資訊: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富世242之2號(太魯閣牌樓樓300公尺前)
TEL : 03-861-0769
受訪日期:20090907


(本採訪不以逐字稿方式表達,而是先讓小編扮演成一個遊客的角色,透過一個如同顧客的方式去發問及瞭解,小編將盡可能的去描述企業主每一個回憶的片段…從小編所看到的部份來跟大家分享…本文是「98年縮減產業數位落差計畫所進行的網路行銷計劃的一部份」,藉著「Blog 行銷」的方式,以消費者的角度去深入觀察這十家花蓮的群聚廠商的經營信念,以面對面對話的方式體驗這最初的感動!)

小編打電話給受訪人呂學文董事長,呂董事長只說了一句「在太魯閣牌樓樓300公尺前」 小編就完全知道在哪了!對!沒有錯!就是這樣好找的地方,這是一間位於太魯閣牌樓前方,就緊臨著立霧溪河畔,從窗內往外望就可以看到立霧溪及遠挑太魯閣旅客服務中心。雖說小編不知道經過了太魯閣不知多少遍了,但是,對於「立霧客棧」是怎樣的一間客棧呢?小編心中實在是充滿好奇,在約好的當天上午,開著車當下就直奔傳說中的立霧客棧。


立霧客棧的入口

 一下車首先拜訪到的是立霧客棧的許月華經理,看著許經理親切的接待,心想這樣親切的人應該就是……老板娘吧!!! 因為怕猜錯,一開始小編也就把這個問號放在心內。首先是許經理先帶著小編大致走了一圈「立霧客棧」!不會吧…真的好大一圈啊!接著不久呂董事長就來了。



左起許經理、小編、呂董事長合影
對於「立霧客棧」的特色小編在這就不再多贅述…請自行參考本計劃之群聚入口網站( http://www.formosa-ya.tw/  )就讓小編旁敲側擊替大家問一些一般官方網站或是一般Blog單純住過後的心得分享不同之地方,那就是…究竟「立霧客棧」是怎麼成功的大秘密!




從窗內往外望就可以看到立霧溪及遠挑太魯閣旅客服務中心

呂董事長認為,因為人性化的觀點來看,不同的年齡層應該要有不一樣的方式來看花蓮的特色,比如說比較年輕的人可以比較喜歡戶外的,如賞鯨等…而比較有點年紀的可能就是比較喜歡採取步道探幽的方式來活動。



自助bar台一景
 所以當初在規劃「立霧客棧」時,特別強調「家」的感覺、彼此「互動」的感覺,在立霧內設有「聯誼室」、「咖啡室」、「自助廚房」、「泡茶空間」等等…就是特別強調人與人的互動,讓全家人或是三五好友來到花蓮渡假,能夠更去強調人之間互動的空間。


善用樓梯下空間一景



小編隨許經理(老板娘)逛了一大圈,發現到除了提供一般旅館的房間之外,小編發現立霧真的空出來更多的空間來讓旅客放鬆心靈。其實真的住在這,用走的就能體驗到太魯格的美,想一想,早晨起床後……走過太魯閣牌樓過橋後,看是要往長春祠或是過橋往太魯閣旅客服務中心(在那還有通往山內的步道),甚至於是過了隧道到神秘谷步道…都是一個很好的半日遊。



傳說中的圖書室一景

萬卷藏書一景


家庭室的寬敞客廳空間

小編碎碎唸:其實小編從訪談中還發現兩件事,第一個就是呂董事長其實是棋藝協會委員,關於這一點,從立霧開放的活動空間中不難發現,這裡的空間竟然可以容納一百組同時來下棋呢!另一方面,在這有個小書庫,除了獨立的圖書室之外,也靈活運用空間藏書萬本!讓一個人也能充分享受寧靜閱讀的午后。在這特別強調的是「家庭式」的空間,有的房間根本就是一層公寓般的空間,有和室及套房…更有那寬敞的客廳,讓一家人來花蓮渡假真的有回到「家」個感覺。




「花蓮旅遊群聚商家」專題採訪~「一個退休校長的心願~~~櫻田野(生命城堡櫻田野養生館)」

受訪人:黃榮宗 (負責人陳櫻美之先生/前壽豐國中校長)
商家資訊:花蓮縣吉安鄉南華一街278號
TEL : 038-540366/038-540368
受訪日期:20090903

(本採訪不以逐字稿方式表達,而是先讓小編扮演成一個遊客的角色,透過一個如同顧客的方式去發問及瞭解,小編將盡可能的去描述企業主每一個回憶的片段…從小編所看到的部份來跟大家分享…本文是「98年縮減產業數位落差計畫所進行的網路行銷計劃的一部份」,藉著「Blog 行銷」的方式,以消費者的角度去深入觀察這十家花蓮的群聚廠商的經營信念,以面對面對話的方式體驗這最初的感動!)

受訪人黃榮宗(黃校長),擁有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高學歷。更是「前壽豐國中校長」、相關經歷如下:



花蓮縣立豐濱國中教師、組長、主任

花蓮縣立文化局文物陳列館代理組長

花蓮縣政府教育局督學、課長

花蓮縣立富里國中校長

花蓮縣立豐濱國中校長

花蓮縣立壽豐國中校長



從黃校長穩重又風趣的談吐中,一開始很難把「校長」與「餐廳」做結合,黃校長說:「建立這間餐廳是他退休後最大的心願」,小編接著追問,為什麼會想從教育界轉換跑道到經營餐廳呢?這時黃校長詢問過小編有沒有時間坐一下,趕時間嗎?待小編表示時間OK,黃校長即引領著小編改坐在庭院外。



黃校長領著小編到戶外接受採訪一景

「是這樣的……」黃校長望了下他辛苦建立起來的「田園城堡」後,娓娓道來…校長他有一個心願,是一個「退休校長的心願」!他認為「疼惜自我、無私分享」是他的最高理念,人只有在失去才知道擁有時的可貴,在生病時才體會到健康的可貴。校長退休後希望大家都能夠更疼惜自己,並且也能夠無私的分享,因此和妻子一起建立了櫻田野(生命城堡櫻田野養生館),所推廣分享的理念就是「健康」、「美食」、「快樂」,這三者缺一不可,我們不只要分享美食,更要快樂、健康的活著!



天然美食一景"蓮花火鍋"(感謝「櫻田野」提供)


首先要推廣的就是多吃野菜,校長認為天然的野菜是上天給予人們最好的禮物,天然的野菜洗淨後,放入預先熱好的健康高湯內燙一下,隨即就可以撈起來吃,可以沾一些自己調好的美味醬汁…也可以什麼都不用沾就直接送入口,在唇齒間享受這最天然、最原始的美味。(小編很久之前,在認識黃校長前也曾經慕名而來,吃過這所謂的野菜,一開始和朋友來吃,大家用一種「這些草可以吃嗎?」的懷疑態度,但小編率先吃過後,大力的吆喝著大家快點吃看看吧!現在大家可都成了這野菜的愛好者呢!)。


對於「櫻田野」的特色小編在這就不再多贅述…請自行參考本計劃之群聚入口網站( http://www.formosa-ya.tw/  )就讓小編旁敲側擊替大家問一些一般官方網站或是一般Blog單純吃過後的心得分享不同之地方,那就是…究竟「櫻田野」是怎麼成功的大秘密!




「櫻田野」室內一景(感謝「櫻田野」提供)



小編一直仔細的聆聽著黃校長訴說著這個位於花蓮山邊的城堡是如何一點一滴的被建立起來的。現在的黃校長專注在於退休後的一些演講,也在職訓3C擔任講師,並且也是職訓局TTQS評委,即使是退休後還是一直關心社會。從黃校長的身上,小編發現這就是一個退休校長的心願。



「櫻田野」室外一景...請注意那親子拖車唷!
(感謝「櫻田野」提供)



從分享美食、注重健康,更重要的是整個過程要快樂!這就是黃校長想要建立的「生命城堡」!從這次群聚的參與就是希望更多花蓮在地的力量,能夠一起推動這樣信念,讓這樣的觀念可以傳達出去,可以傳到每個人的心裡!這樣的黃校長其實「退休」後,才是另一個開始,有更多時間完成自己的心願,把這樣的理念推廣。



小編碎碎唸:櫻田野(生命城堡櫻田野養生館)是一個很著重「自然」的地方,光是地點就位於花蓮最美的山腳下,已經有許多在市區的饕客及來自東華大學的師生所指定聚餐的地點,走近這城堡一看,所提供的親子拉車,市外活動及露營區,不難看出黃校長的用心。



更重要的是,能放下餐廳的事,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於繼續為社會教育付出,小編心想這相當難得。這是一個多雲的午后,小編和黃校長兩個人就在餐廳外面的桌椅上聊著,微風不時吹過,訴說著一個退休校長的心願。





「花蓮旅遊群聚商家」專題採訪~「最真實的體會!最難忘了經驗!~~~如豐琢玉工坊~台灣玉」

受訪人:姜錦源
商家資訊: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忠孝街91號
TEL : 03-8652323
受訪日期:20090903

(本採訪不以逐字稿方式表達,而是先讓小編扮演成一個遊客的角色,透過一個如同顧客的方式去發問及瞭解,小編將盡可能的去描述企業主每一個回憶的片段…從小編所看到的部份來跟大家分享…本文是「98年縮減產業數位落差計畫所進行的網路行銷計劃的一部份」,藉著「Blog 行銷」的方式,以消費者的角度去深入觀察這十家花蓮的群聚廠商的經營信念,以面對面對話的方式體驗這最初的感動!)

「如豐琢玉工坊」內的一景

        關於「豐田玉」,一個早被大家遺忘的花蓮故事。坐落在花蓮縣壽豐鄉的豐田,其舊名為「鯉魚尾」, 1909~1917間,台灣總督府因為這一帶土地豐饒且多水田,所以將其命名為「豐田」,其地理涵蓋現今的「豐坪」、「豐山」與「豐裡」三村(現今的台九線224公里處)。


姜老闆接受小編的採訪

        小編電話中和姜老板聯絡,因為對於「豐田玉」,小編也不是很了解,隱隱約約有從別人的口中聽過,好像是花蓮早年採玉石的地方,但是切確的地方在哪裡?就是不知道?經過電話中姜老板的說明,依然不是很清楚的小編,姜老闆似乎看穿似的對小編說:「台九線224K右轉」,這一句話烙印在小編腦海,當下丟下手中的地圖與地址資料…就開開心心的順著台九線南下,果然在「224K」處發現路口與指標,並且很快的就找到了「如豐琢玉工坊」。


左起:姜老闆兩位公子...小編...姜老闆合照

         在表明來意後,順著門繞到屋子的後面,一見到姜老板的人,正好姜老闆正在熱情的接待朋友,身著輕便衣服的姜老板,滿臉笑容的和小編說話,感覺上就像是認識許久的老朋友一般,讓小編頓時間也自在了不少。環顧著眼前的環境,原來在店面的後方別有洞天,這裡就是傳說中的「玉石加工DIY體驗場」。


「玉石加工DIY體驗場」照片



        關於「如豐琢玉工坊」的特色小編在這就不再多贅述…請自行參考本計劃之群聚入口網站( http://www.formosa-ya.tw/ )就讓小編旁敲側擊替大家問一些一般官方網站或是一般Blog單純吃過後的心得分享不同之地方,那就是…究竟「如豐琢玉工坊」是怎麼成功的大秘密!

         姜老板感嘆著「豐田玉」從歷經過台灣玉石的興盛與逐漸沒落過程,自身經歷過花蓮玉石產業的興衰,正當玉石產業在花蓮風光不再時,同業大多陸續歇業的時候,姜老闆也一度想要結束此產業,但是內心掙扎了許久,最後還是決定繼續為台灣玉石盡一份心力,並深知開創新局、轉型創新及蛻變勢在必行的重要性,招回了外地的子女回鄉,一起讓這個沒落多時的豐田台灣玉產業能夠再次成為花蓮的特色。



小編在認真摧毀玉石一景


姜老闆認真的幫小編補救的表情

 
 姜老闆的具體作法是什麼呢?小編的觀察如下:


1、有效接受輔導資源:如接受「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的協助…還有小編這個縮減數位落差群聚等計劃,讓公部門等單位可以給予協助。傳統產業能有這樣的觀念是很重要的(小編看過很多傳統產業的企業主無法接受新的觀念而裹足不前…)


2、堅持小而美的經營理念:當小編問及他們是怎麼拓展客源的?是否需要在哪方面想辦法增加客人?想不到姜老闆的回答是:「我們不希望大量的客人一次湧入」,小編好奇的繼續追問,才知道因為大量沒有預約的團體客人一次湧入,不但姜老闆來不及先預備足夠的人手解說,還會讓原本有預約的團體來參觀的「品質」下降,這不是他們所希望的。


3、認知到對玉石的推廣要從讓客人自己動手開始:前面有提到的玉石體驗DIY加工場就是要讓每個來客除了千篇一律的「介紹」之餘,講再多不如讓他自己動手做做看!唯有真實的經驗是最難被抹滅掉的﹗(小編也很不好意思的在姜老闆的鼓勵下…也湊一腳體驗了一下玉石DIY…應該說是玉石破壞之旅…呵呵~~~)


4、有子女願意傳承:說到傳統產業的傳承,很多傳統的產業就是敗在找不到人接手的窘境…關於這一點,小編看到姜老闆膝下有一對兄弟與一位千金大家都齊心和父親一同打拼花蓮玉石的推廣,小編心想,再好的事業如果沒人可以接手…終將走到盡同!而在此,他們做到了。

小編碎碎唸:經過了這次的採訪,讓小編大開眼界,真的有自己動手做過就是不一樣(雖然大部份快做壞玉石的時候都是靠姜老闆及兩位公子救回來的!!!),回途的路上還在回味剛才初次拿到一塊原本小編眼中的「石頭」怎麼經過修磨、拋光後變成一塊不折不扣的「玉石」?!那種感覺真的要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才能一探個中著滋味唷。小編有問過姜老闆…現在224K還有在開採玉時嗎?姜老板說沒有了…但是他們還有很多所謂的「廢料」足夠讓我們做為瞭解當初花蓮聲名遠播的「豐田玉」。小編發現,現在「如豐琢玉工坊」有不少接受的定期團體是和學校、社區等單位合作,我想這就是傳承吧!讓後人繼續記得花蓮的「豐田玉」。